>新闻展示>业界评论
业界评论 Industry comme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
关于江南的辩证法

能在水面上扑腾,也可能溅出一些水花的,往往并不是什么大家伙。大鱼多在水底深处。这是中国大多数圈子里常有的现象。

似乎有一段时间了,姚新峰老师怎么消息这么少啊,许多人在纳闷。在一个众声嘈杂的时代,似乎甘于寂寞也成了一种腔调。其实,姚新峰一直在做他想做的事情,他悄悄行走,到江南的天和地里去,扎扎实实地,一路体味着旧的意境和新的美好。

姚新峰,一个猛子扎到江南的深处,真顾不上和谁打招呼。

重回江南深处

常熟海虞,是吴门名家、苏州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姚新峰的家乡,这里紧邻长江,是典型的鱼米之乡。正是生于江南、长于江南,使姚新峰对江南的感悟自然而深刻,更成为他创作的精神家园。他把对家乡江南的热爱,化作了笔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,以至于提起姚新峰,人们通常就会想到他的各类江南水乡作品。

前些年,姚新峰一直是以工笔花鸟画示人,而另一条创作副线是水墨江南。那些诸如捉鱼、摸螺蛳、抓螃蟹等小时候的江南水乡童趣和乡野孩子的真实生活,是他艺术情节的重要节点,特别是他的莲、鱼系列莲、鸭系列,对于素有水乡情结的江南人来说,无疑成了心中的最爱。然而,姚新峰就如江南的一泓碧水,看似静默,内里却有着不息的能量。这几年,姚新峰在水墨人物画上寻找到了情感的突破点,他用停了20多年的人物画笔创作了一批表现现实主义的异域风情人物画,这是他对自我的又一次挑战,以至于刘懋善先生这几年一看到他,就打趣地喊他人物画家。

然而,姚新峰依然觉得绘画异域,浮光掠影,心灵总是难以深入。此时,常熟海虞成立了姚新峰美术馆,又让他将眼光逐渐聚焦到了自己熟悉的江南大地上。

来自故乡的心灵妙悟

七月流火,听枫读画。

苏州国画院中青年画家作品展上,姚新峰不再沉默,他展示了他最新创作的四幅农民工大幅人物组画,令不少观者眼前一亮。他用写实略带夸张手法,将民间人物真实自然地描绘出来,极具感染力。

在一个天气清凉的上午,在他的画室里,我们坐着喝茶,一条神情活跃的江白,一只将头埋在翅膀下面打瞌睡的白鹅,还有两个身形魁梧的汉子都在墙上静默地注视着我们。我知道,这就是姚新峰热爱着的江南民间,而姚新峰的计划是要画100个人物,100个不同形象、不同性格的民间人物。

这几年,姚新峰游名川,读奇书,见大人,养自己的浩然之气,他在画室里思考着中国画的本质和精神在哪里。在那个上午,他是那么有兴致地谈着新近体悟到的一些艺术感受,一会让我看他拍摄的江南风物,一会拿出写生的速写和我交流。这真正让我觉得,姚新峰真是充满了智慧的人,也真是个有福之人,他常常是把这些他热爱的事情相互补充着,轮流着去干,而且乐此不疲,而且相得益彰。他生命的土壤里好像有各种颜色,能长绿的树,也能长红的花,还能结出味道醇厚的果。

旁人听听,是听个热闹。而姚新峰独独领悟到,江南,其实是大俗大雅。江南的核心就在一个常字。从无常到有常,从有常到超常,从超常再回到平常,这可以说是发生了质的不同,也可以说是艺术家成长的必经之轨迹。故常就是道,平平常常就是道。这种关注平常的艺术之路,其实需要的是更为深度的心灵关照。只有举重若轻地,在一根根线条中,将人物内在的精神特征、生命气息绘画出来,才可能成为一幅精彩的人物画。

那天、那地、那人

长期以来,吴地江南的滋润,让姚新峰日益形成了对于世界,对于人生的观念。

姚新峰一直到现在还开着他那辆老普桑。他觉得,老车就如老友,他对它有着不一般的情感。和对车的感觉一样,姚新峰认为,一个艺术家在温饱已不再是问题时,不必太着意于市场,他只想多画些自己认可的画。而只要在苏州国画院,晚上,姚新峰不住酒店,也没有在苏州置业,他习惯住在画室里,面对宣纸和墨笔,一直画到半夜。

更令人吃惊的是,姚新峰这几十年创作的一些大的绘画作品,绝大部分都在全国和省级美展中获过奖,这些作品他自己一直收藏着,除了中国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外,其余的一件也没有出售。他常说,这得感谢他的家人,他们并不期盼他一定要成为什么大画家,更没有催着他把卖画作为一条生财之路。就觉得他喜欢画画,那就画呗。

姚新峰喜欢朴素、他热爱坚持,他欣赏平实。结合他现在的人物画作品来看,你会体会到,他的笔下有传统的气息,有民间的味道,有当代的意识。

简单里的丰富,朴素里的华丽,沉稳里的灵动,或许就是姚新峰沉入江南的体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