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传播教育>教育活动
教育活动 Education 江苏省首家乡镇私立美术馆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  
从诗到词(十三)
从诗到词(十三)
作者:江南雨 * 整理:兰若 风竹秋韵

我们接着讲柳永的少年游(参差烟树灞陵桥)。
少年游(柳永)
    
参差烟树灞陵桥,风物尽前朝。衰杨古柳,几经攀折,憔悴楚宫腰。夕阳闲淡秋光老,离思满蘅皋。一曲《阳关》,断肠声尽,独自凭兰桡。

从这首词我们又接触一个新的小令词牌。第一句“参差烟树灞陵桥”,灞陵桥,就是长安的灞桥,长安是现在的西安。过去那个地方是传统的送别之地,所以灞陵桥,一般都是指送别之地。“风物尽前朝”,就是说风物还和前朝一样。“衰杨古柳,几经攀折,憔悴楚宫腰”。衰杨,那时候的杨柳指的不是杨,主要指柳。那么为什么攀折呢?因为“柳”和“留”谐音,含有留别之意。赠柳有希望留下的意思,所以凡是送别的时候都要折柳,表达一种心情吧。柳树是比较瘦的,柳枝是比较细的,有“杨柳细腰”这么个说法。这里用了一个典作为比喻,过去有句话说“楚王爱细腰,宫女皆饿死”,憔悴楚宫腰,就是垂柳被攀折得都憔悴了。上片其实就是在写送别,而这种送别,它是一个笼统的送别场面。下边转入具体的送别场景,“夕阳闲淡秋光老,离思满蘅皋”。这里用景来造出一个意境,将要离别的意境,夕阳闲淡,秋光已老。蘅,是一种香草,皋,水边的沙地。因为马上要坐船走了,所以离思满蘅皋。下边又用了一个典,“一曲《阳关》”,阳关曲就是送别曲,是从王维那里开始的。“断肠声尽”,这个断肠声,指的是送别的曲声,一曲《阳关》,直到断肠声尽。为什么“断肠声尽”呢?因为人已经离开送别的地方走远了。“独自凭兰桡”。凭在这里读去声,依靠的意思。读平声,也有依靠的意思,音不同意同。兰桡就是小船。

上片是笼统地写送别,既作为笼统的送别场面又作为眼前风貌都可以。下片是作品中的“我”要走,于是在离席之前,听到了阳关曲之声,这是个断肠声,离思就是“我”要离去的这种心境,这种心情充满了衡皋。离别之后送的人看不到了,“我”独自依靠着兰桡走了。这首词的结构方式、用典、关键字,我们大致就说到这里。

有一首忆帝京(薄衾小枕凉天气),也比较重要,我们也说一下。这个词牌现在不太常见了。在这里极有可能取的是本意。

忆帝京(柳永)
薄衾小枕凉天气,乍觉别离滋味。展转数寒更,起了还重睡。毕竟不成眠,一夜长如岁。也拟待、却回征辔。又争奈、已成行计。万种思量,多方开解,只恁寂寞厌厌地。系我一生心,负你千行泪。

这首词我们为什么要讲它?因为它的句子和前边的那些小令又有了明显的不同,有点似文又不是文,其实已经开始向长调转化了。就好象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,但它和诗不一样和文也不一样。我们注意体会它这个特点。薄衾,就是薄薄的被子,小枕,说到“小枕”这个词的时候,大家一定要注意,比如说“柔肠”、“粉泪”,你知道它是写女人,这里说“小枕”,那主人公也一定是个女人。为啥呢,男人不睡小枕,除非小男人,小孩睡小枕,大男人一定睡大枕头。这里不明说是主人公是男人还是女人,但“小枕”一词就告诉你了。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细节。“薄衾小枕凉天气”,一句话写了三个东西,第一个是薄薄的被子,第二个小小的枕头,第三个是个凉天气。说到凉天气,首先想到有可能是秋天,也可能是春天。“乍觉别离滋味”。怎么叫“乍觉”离别滋味?说明离别的时间并不是很长,所以才乍觉。下边又说“展转数寒更,起了还重睡”。说明因为思念这人睡不着,那干嘛呢?数着更漏,到第几更了,又到第几更了。因为睡不着起来了,起来了没事干又睡下,所以说起了还重睡。那么这是它的第二层。第三层又说了“毕竟不成眠,一夜长如岁”。因为思念最终还是睡不着,所以说一夜长如岁。这是从女人的角度来写,可能是想象着离别的那个女人的心境。

下边从这个男人的角度、从这个离别之人的角度人来写。“也拟待、却回征辔。又争奈、已成行计”。就是说这个男人也想着干脆我不走了吧,但是已经确定要走,不得不走了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,总之是有一个原因必须要走,不得不走。那怎么办呢?“万种思量,多方开解”,象这样的语言,就是很典型的文章语言。“只恁寂寞厌厌地”。这样的句子又是那种比较常见的口头语表达方式。最后两句“系我一生心,负你千行泪”。这是一种痴情之语:她维系着我一生的心,而我辜负了你那么多的眼泪。

柳永的小令需要说的就是这三首。这三首各有各的特点。第一首写一个男人的相思,第二首写离别,这一首又是另外一个特点,就是明显地开始向长调转化,同时里边那种口语化的特点很明显。本来前边文人词已经开始向文雅的、纯文人词的方向转化了,而柳永出生的时间在大晏小晏和欧阳修之前,柳永有这么个特点,文雅起来不比其他文人差,俗的时候,他也可以很俗,想旷达的时候,很旷达,想细腻的时候,也很细腻,尤其将来我们在讲他的长调像《望海潮》、《八声甘洲》的时候,那是很有特点、很具有代表性的。

下面我选了一首张先的《天仙子》,这是一首比较特殊的押仄韵的词。不做深入地讲。我们简单地说一下。

天仙子(张先)
水调数声持酒听,午醉醒来愁未醒。送春春去几时回?临晚镜,伤流景,往事后期空记省。沙上并禽池上暝,云破月来花弄影。重重帘幕密遮灯,风不定,人初静,明日落红应满径。

为什么要说这首词呢,它有个特点,就是它的韵比较密。我们看看这里它用了几个韵。“水调数声持酒听”,“听”在这里读去声。“午醉醒来愁未醒”。然后是“送春春去几时回”,这里转成平声,相当于句子中间非韵的一句。唯独这地方它没有押韵。“临晚镜,伤流景,往事后期空记省”。句句押韵,韵很密。

上片用了五个韵,下片也是五个韵。“沙上并禽池上暝,云破月来花弄影”。“重重帘幕密遮灯”,只这个地方转一下,把声音调一下,在声音上起一个跌宕。下边又“风不定,人初静,明日落红应满径”。仔细读它,和以前我们讲的转韵的那种调子不一样。这个调子很有味道。它用了十个韵,很密,但又很流荡自然,纤巧细腻。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这是千古名句,跟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一样,这都是在当时词坛上流传很广的。在我们讲这些重要作家时,还另外穿插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家,在读的时候不能丢掉他们。有好东西还要记下来。

大家可以看一看宋祁那个(东城渐觉风光好,红杏枝头春意闹)。

现在我们再插一个王琪的双调望江南(江南月,清夜满西楼)。
望江南(王琪)
江南月,清夜满西楼。云落开时冰吐鉴,浪花深处玉沈钩。圆缺几时休。星汉迥,风露入新秋。丹桂不知摇落恨,素娥应信别离愁。天上共悠悠。

这又是一首咏物词,这个咏物词,与欧阳修那首咏物词江南蝶,到底有什么不同,它有了什么变化呢?我们刚才说了江南蝶那首,它是最初的咏物词。物就是物,与“我”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。这一首,大家细看,它有了一定的变化。前边说“清夜满西楼”。这是直接写月。“云落开时冰吐鉴”,冰吐鉴,是对月的一种形容,鉴是像镜子一样。冰是从颜色上讲。“浪花深处玉沈钩”。这句是指月亮照到水面上的景象。“圆缺几时休”。月亮过几天慢慢地圆了,然后又慢慢地缺了。那么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,唐人张若虚的千古名篇《春江花月夜》里有这么几句: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时初照人,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”。天上的月圆了又缺,缺了又圆,似乎永远无休无尽,可是人间的年光是有限的。读到这里,“圆缺几时休?”是不是已经带了一点月亮之外的某种感慨呢?我们再看“星汉迥,风露入新秋”。这是在直接写景,下边又说“丹桂不知摇落恨,素娥应信别离愁”,摇落是凋残,零落的意思,月中的桂树是不会凋零的,它当然不会有摇落之恨,但嫦娥应该是最懂得别离滋味的。“天上共悠悠”,道出了人间和天上,都为月缺人分离、月圆人未圆而伤神,这就从月写到了人,不是单单地写月了。

前边我们讲到欧阳修写江南蝶的时候,它就是蝴蝶。我们感受不到在蝴蝶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。但这首词在写月的时候,月亮的背后分明藏了一些东西,这就是变化,说明咏物词又发展了一步。结合前面讲过的咏物诗的三个境界,再体会一下这个变化。

另外注意一点,它是双调,上下片结构相同,但是不能把它写成两个望江南,要把它写成一个双调望江南,意思就是两片之间一定要构成一个整体,组成一篇才行。比如王琪的上片是“江南月”,下片就是“星汉迥”,上下片之间有必然的承转关系,这样才能组成两片。上片他说到“圆缺几时休”,点一下就得,后边逐渐加强,上下片之间是不一样的,它要层层递进。这就是一个双调,而不是两个单调的重叠。假如你要写成两个单调的重叠,在章法上就错了。

范仲淹又是一位宰相,他有一首《渔家傲》(将军白发征夫泪),我们再讲一下。

渔家傲(范仲淹)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
这首词也是很重要的一首。范仲淹是一个做过宰相的人,而且也是平民宰相,为人很正派,境界很高,他的《岳阳楼记》是千古名篇。他好象只留下三首词,但是这三首词都是名篇。这一首比较重要。

首先从内容上来讲,它是边塞词。从词的发展来看,一开始就是写女人,然后转入写离别之情,然后转入一些文人之思,那么这里开始他又换了一下,把另外一种内容引进来,写边塞。唐人的边塞诗大气磅礴的东西比较多,他这里用词的形式来写边塞,也取得了成功。那么我们看看他到底有了一些什么变化。

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”,这就是陈述,但很有画面感。关于衡阳雁我就不多讲了,大家随便查查到处都有。“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”。境界很开阔,内容很雄壮,四面的边塞之声和着鼓角一起响起来,前面有生动的画面,这里又出现了声音。我们可以从“山嶂、长烟、落日、孤城”想象到边塞那种独特的景象。上片是写景,下片开始写情,写边塞之人的情。“浊酒一杯家万里”,浊酒,就是比较浑的那种米酒。“家万里”是写思乡之情,家乡在万里之外。体会下,他怎么把“浊酒一杯”和“家万里”联在一起成了一句话。下边又说“燕然未勒归无计”。燕然未勒是什么意思?燕然峰,在北方。在那里打了胜仗之后,占据了燕然峰,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刻到燕然峰的石头上,这叫勒。未勒,代表什么呢?代表我没有打胜仗,没有立功。“归无计”,不是我不想回家,是我没打胜仗没资格回家。这两句联系在一起你就明白“浊酒一杯家万里”的意思了,我想家,但是回不去啊。“羌管悠悠霜满地”,用这个很凄冷的景象,衬托出无奈之离思之愁思,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。上面他说“长烟落日孤城闭”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,就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。下边又说“羌管悠悠霜满地”,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,你读到这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绪。“人不寐”,因为思乡所以睡不着觉。“将军白发征夫泪”,四个名词连在一起。按理说,完整的一句话,应该是主谓宾定状补,至少得有主谓,你看:将军,白发,征夫,泪。四个名词连在一起就组成了词的语言,词语或者诗语可以缩减,而且你也能明白,这就是词法和句法。在其他的文学体裁里,是见不到这样语言的。

这首词之所以重要,重要在两点:第一点,它的内容与前边的词又有了不同。第二点,他的造句形式。本来写边塞是以苍凉为主的,或者略带一点豪荡,然后还有凄清、悲哀的情绪,但你体会不出哀情,里边还带着一点豪壮。这种感觉,和前边我们读的那些词又不一样。虽然这样的词,在宋词里不是主流,但它也是标准的词,所以说,词可以写各种各样的内容,但是不管写什么样的内容,都要遵守词的基本法则,写的像词,有词味,这是关键的。